选择分类

“魔筷”的奥秘

发布时间:2016-04-04 阅读数:659
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
微信公众平台:jswhldyxx

《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》一课是三下《科学》课中的经典课。已经被当作示范课上过N遍了。但是课堂是生成的,每位教师每次上课都会遇到不同的学生,学生的小脑袋瓜对于老师的问题做出的反应常常不同,这就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着“不可知”,因此魅力无穷。

按照常规的设计,流程通常是这样的:

1.学生观察——马铃薯入水不沉

2.猜测原因——盐水

3.验证猜测——加热盐水

4.得出结论——白色晶体是盐

但是,严格的推理起来呢,当学生还不知浮起马铃薯的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时,仅凭“白色颗粒”或“咸味”是无法推导出“盐”这个结论的。因为有咸味的白色颗粒不止一种。而引导学生认识这种“无法确定”正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体现。所以当学生猜测试盐水时,我问他们,:“怎样证明?”出乎预料,马冰盈提出调一杯盐水试试,看看能否让马铃薯浮起,然后在用蒸发的的方法析出盐的颗粒。“好,那就试试吧!”我说。

得到允许,学生们七手八脚的忙活起来,可是5分钟之后,大部分组的量杯中的马铃薯并没有如他们期望的那样浮起来,我知道,那是因为学生放盐的量不够。而学生们放完了盐仍不见马铃薯浮起就开始找原因了。

这时我注意到第A组的马铃薯已经浮了起来(大概是加入了足量的盐):我请A组把量杯拿上来演示。“同样是加了盐,为什么这个组的马铃薯浮起来了呢?”这时,A组的组长接过话说:“因为我们放的盐多。”说着举起了他手中的瓶子。第B组的一个学生叫了起来,“我们也放了很多呀!”“老师!是你的筷子!”原来,刚才,A组搅拌用的铅笔有些短,我顺手拿了一支筷子帮忙。没想到成了学生的目标。最好的办法就是试试看。我拿起筷子走近马铃薯还未浮起的B组,开玩笑的说:“‘魔筷’、‘魔筷’快显灵!”不过当我走近时发现B组的“盐”很可疑,我问:

“你们组放的是盐吗?”

“不是,是糖。”他们很诚实的回答。

“糖也行吗?”我“不确定”的问。筷子搅了搅,激动人心的现象出现了,杯中的马铃薯居然慢慢地浮了起来。教室里沸腾了,“魔筷!”“魔筷!”的喊声此起彼伏。我就势说:“果真是魔筷啊!”再来试一是好不好?“好——”这次我请了第C组,因为我刚才看到他们用的是少量的盐。所以不用说,“魔筷”失灵了。此时,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,“怎么回事?”这时,我开始引导学生找寻原因,A组和C组用的杯子一样吗?也都加了4勺盐,还都用“魔筷”搅过,为什么一沉一浮呢?把你们的盐让大家看看吧?这是一大一小两个勺子引起了大家的注意,“盐放的不一样多!”一个学生叫了起来,那么,按你的说法如果一样多就可以浮起来吗?“是的。”“那我们再加一点盐试试吧!”我拿起自己的盐袋,一勺一勺的加入,马铃薯仍然没有浮起来,“这又是为什么呢?”想一想,刚才B组马铃薯是怎样浮起来的?“搅一搅!”“不用‘魔筷’行吗?”学生没人回答,大概是拿不准吧!我拿起刚才他们用的铅笔递过去,学生将信将疑的叫了起来,随着水流的转动,马铃薯渐渐浮了起来!“胜利了!”全班学生都欢呼起来!“看来又是一只‘魔棒’呀!”学生们会意地笑了起来。现在谁能解释一下“魔筷是怎样让A组的马铃薯浮起来的?”“因为刚才杯底有一些糖没有化开,筷子一搅,它们就进到水里去了,所以,马铃薯就浮起来了。”“那么你们现在知道怎样让马铃薯浮起来了吗?”“要有足够多的盐。”“我又举起B组的糖水杯?”学生又忙补充道:“或者是糖。”

这时,一向爱提怪问题的张博文开了腔:“要是一半糖一半盐呢?”我不置可否的接了一句:“你们认为呢?”我想,今天妈妈们的厨房里也许又要多了一个调皮鬼,少了一些糖和盐吧!

作者:科学组 鲁桂红


返回顶部